中誠拍賣

中誠2023年秋季拍賣「現代與當代藝術」 即將於 微風南山 藝文中心 盛大開槌

    • of 182 lots
    • 文件下載

    128

    蕭勤

    往永久的花園之51

    1993

    壓克力 畫布
    80 x 130 cm

    背面簽名:Hsiao 勤 九三 「往永久的花園之51」 "Verso il giardino eterno - 51" 80 x 130 cm.

    預估價 TWD 1,100,000-1,600,000
    USD 34,500-50,200
    HKD 0-0

    成交價 TWD 0
    USD 0
    HKD 0

附畫廊開立之原作保證書

來源:

圖錄:

展覽:

作品備註:

「作畫對我來說並非『作畫』,而是通過作畫來對我自己的人生始源的探討,人生經歷的紀錄及感受和人生展望的發揮。換句話說,我的作品的基礎,與其說是純藝術的或純繪畫的或唯美的,不如說是更屬於哲學、玄學及神秘學探討的範疇。」--- 蕭勤

龐圖(Punto) 國際藝術運動在一九六六年結束之後,蕭勤展開了截然不同的事業旅程,包括先到倫敦工作半年,再到紐約旅居並發展六年,直至一九七二年才回歸米蘭,並於一九七八年及一九八〇年重新踏足闊別二、三十年的台灣與中國大陸。蕭勤此時之行跡,體現了他對於全球藝術發展的敏鋭性,以及廣泛的活動能力,譬如一九六六年他在倫敦雖然只有短短半年,已經在當時非常重要的前衞畫廊「信號倫敦」(Signals London) 展出,並與旅英華人藝術家林壽宇聚首。一九六八及一九六九年,又結識了羅斯科(Mark Rothko) 及德庫寧(Willem de Kooning);此外,他在一九七七年於米蘭發起「國際SURYA運動」,以及一九八九年在丹麥哥本哈根發起「國際SHAKTI運動」,均可視為「龐圖國際藝術運動」之延續,而蕭勤的抽象繪畫,亦在「禪」與「炁」的方向持續發展。

某次訪談中蕭勤提到創作的機動性,更強調了機遇性,這種機遇性的肯定,一方面是從「宇宙不斷凝散」的變化原理而來;另一方面是把「佈置、佈局」的要求開放出來。一九七六、七七年之後,蕭勤的畫作經常出現一大幅空白的布上,或是一線波浪剛剛馳入,或見幾度馳行的顏色即將馳出,或一些淋漓的活動從邊緣灌過,或似狂風回南搖北而去,或如潑彩剛潑出而凝掛如瀑布在太空之中,蕭勤無疑也是對自然行止的機遇性有著巨大的信念,而這個信念的哲學根源顯然是道家對萬物萬象萬變有自律的肯定。

一九九〇年蕭勤歷經痛失女兒- 莎芒妲(Samantha) 這段他人生中最黑暗的時光,同時也標誌著他藝術生涯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。面對巨大的衝擊,或許需要空間自我療癒、或許想找個地方自我保護,蕭勤因而創作出「永久的花園」系列作品,此件作品正是該系列的其中之一,將波瀾的現實隔絕畫中的寂靜之外,在藝術家親自灌溉的花園中,望入那勻稱淡藍漣漪,洗滌身心;這是對於生命的重新靜思,也是藝術家和自我進行的對話。

一九九三年《往永久的花園之51》是蕭勤從悲傷中頓悟出生命的珍貴永恆;運用鮮豔的色彩為主體,以豪放恣意的揮筆刷出大面積橫條藍色,搭配溫吞漫遊的曲線,每一筆刷濃淡之間的淺淺空白使畫面猶如雲霄絲連,又有若浪粼粼之幽幽,出其不意的色塊潰散或努力的挽留,肌理的躁動與靜思的能量完美地平衡其中,「動」與「靜」,「時間性」及「永恆性」揉合於一體。即便是置身於外的觀者也能從中感受到廣闊的治癒、共感那新生的意象;這不只是蕭勤的自我療癒蟬域,觀者更彷彿能在這能量情境中進行一場無聲的對話。

蕭勤的花園並非真實存在,亦非虛構,是像一面鏡子折射出蕭勤的心境,容納自己的精神世界。女兒的逝世並不是結束,而是她走入了無垠的宇宙,也進入了蕭勤的心田,並在蕭勤繪製的連接無垠宇宙的永久花園互相陪伴。

View More Work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