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誠拍賣

  • 中誠2012年秋季拍賣
    • 文件下載

    011

    李仲生

    抽象No.103

    水彩 紙本
    27×39cm

    預估價 TWD 200,000-300,000
    USD 6,700-10,100
    HKD 0-0

    成交價 TWD 0
    USD 0
    HKD 0

附李仲生先生作品證明書 鑑定簽署人:蘇瑞屏、蕭勤、吳昊等多位藝術家

來源:

圖錄:《李仲生》伯亞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1年 第196頁

展覽:

作品備註:

中國傳統繪畫現代化的過程,經過了一個世紀的發展及演變,在前輩畫家們的作品中,正足以是整理及驗證的軌跡,在他們當中,作為一位畫家,評論家及畫家的教育家,李仲生無疑是特殊的一位。李氏作品大體分成不同階段,早期屬於意識開萌期,屬留日及留日後的階段。作品型式大都仍直接承襲西方同年代之新藝術觀念。得自西方創新前衛精神的啟蒙,建立了在藝術表現上“反傳統”的原創意識。七○年代及以後之作品,此時期與前期之最大不同是畫面上元素的對話。畫面表現已完全能夠由單純繪畫性材料的思考運用,加入環境元素,所謂環境元素,除了指畫者當下的心靈狀態之外,並把環境周邊可應用的物件一併參考應用。七十年代以後的作品常見非傳統繪畫筆觸的刮痕及印痕。 此作《抽象 No.103》,正是這時期的代表作品。在六○年代發展的抽象形式與東方空靈意境的精煉基礎上,李氏於畫面上利用非繪畫性材料的使用所殘留的痕跡創造出“線之留白”。時而展現激昂變化的側鋒,時而成就大筆觸的飛白。在紅黃藍之原色堆積層疊而成的雲嵐中,及刮去的留白,像是在其中舞動的精靈。在抑揚頓挫的變化中,呈現舞者面對畫面時的心靈狀態。這種環境元素滲入,往往使畫面的張力更具生命力,倘若六○年代的抽象是一種“加法”浮雕式的抽象,那麼七○年代以後的作品便具有“減法”概念的空間作品,在加減運用之下的畫面,李氏除了賦予畫面上材料本身更多的自主性之外,也同時將自身及環境本身的偶發機緣結合在一起。心靈當下感受,環境變化因素以及繪畫元素,三元素成一靈體,李氏已此成就其畫面上常讓人感覺極具感受性及想像性的精神空間。

View More Work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