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誠拍賣

中誠2023年秋季拍賣「現代與當代藝術」 即將於 微風南山 藝文中心 盛大開槌

    • of 38 lots
    • 文件下載

    165

    費爾戴儂.阿曼

    提琴桌子

    1992

    銅雕 限量8件
    With glass table size: 127 x 127 x 58.5 cm Sculpture size: 102 x 102 x 40 cm

    雕刻簽名:arman bocquel Fd. 跟版數

    預估價 TWD 1,300,000-1,600,000
    USD 40,800-50,200
    HKD 0-0

    成交價 TWD 0
    USD 0
    HKD 0

附藝術家親簽之原作保證書

來源:

圖錄:《國際大師雕塑展 - 阿曼》,現代畫廊,台灣 台中,1996年,第36頁 (另一版數)

展覽:

作品備註:

「當你打破一塊直條板,你得到的是一種立體主義的結構;而當你破壞一個大提琴,其終了是一些浪漫的事。」--- 費爾戴儂.阿曼(Pierre Fernandez Arman)

八〇年代的阿曼,不再直接以樂器為創作素材,而改為對青銅鑄成的樂器雕塑進行切割與集積。「切割」象徵著對於物體的分解,是由全新的視點觀看與思考,且切割後的物體,在重新構成時便擁有了它自身的節奏感;而阿曼認為,「集積」所帶來的視覺衝擊,是以數量改變性質,不同於杜象的現成物是被選擇、被隔離且反對美學的,阿曼的集積藝術是對社會生活與文化內涵開放,並以豐饒的、充滿詩意的形態呈現其作品。

《提琴桌子》(Table de Violons) 主體造型為六把提琴並以青銅鑄造形式表現,上下六支提琴被剖半的大提琴橫豎約三十度角交錯,剖出的提琴顯現空心的內部,讓原來的內在成為外部的構造之一,打破了原本內、外隔離無交集的形式,使得內、外之間的界限徹底消失,而分解的其他零件亂中有序地銜接成琴與琴之間支撐桌面的結構。同時整體發揮了新寫實主義(Nouveau Realism) 的美學觀念,將人類文化衍生物與工業化技術調和,讓無機物再度重返/流變為有機狀態,而這種「有機」卻有別於前現代社會的自然有機意義,則是透過人工無序重組後發掘的文明自然。最終作品以家具作為人文意象的姿態被陳列,重新融入人們的生活空間,強調著新穎、昂揚的人類自然美感,提琴作為完形語彙以詩性的典雅,猶如發出音樂般相隨歌頌。

阿曼最經典的雕塑的創作,即正是樂器題材,一面藉以突破著消費社會中的全新美學觀點,一面抒發自身培養的興趣愛好,同步富含詮釋音樂的律動與旋律意涵,凝視著這些重組過後的青銅碎片,仿若聽見屬於後現代社會文明與文化產生的獨特音符。

View More Works